8月19日,标普全球评级(S&P Global Ratings)确认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A+/A-1+,展望维持稳定。标普表示,特朗普政府新实施的关税制度预计将带来显著收入,有助于抵消近期税改和支出法案可能导致的财政状况恶化。尽管如此,美元近期走势显示出波动性,受到美联储利率预期、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市场对美国财政前景的担忧影响。
标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:“稳定的展望反映了我们的预期,即财政赤字虽高企但不会持续恶化,未来几年将保持相对稳定。”标普强调,国内和国际政策变化,包括关税措施,不会显著削弱美国经济的韧性和多样性。强劲的关税收入预计将抵消减税和增支带来的财政压力。然而,美元指数(DXY)近期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和关税引发的通胀担忧而承压,8月初以来下跌约10%,部分归因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。
尽管市场担忧关税可能抑制商业信心、减缓经济增长并推高通胀,标普仍预计关税收入将有效缓解财政赤字压力。标普指出:“可观的关税收入将大体抵消近期财政法案带来的财政弱化影响。”美国海关数据显示,7月关税收入激增至277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71亿美元大幅增长,但联邦赤字仍同比扩大近20%,达到2910亿美元。
标普的稳定展望基于以下因素:美国经济的持续韧性、有效的货币政策执行、财政赤字虽高但未进一步扩大,以及债务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。然而,标普预计,由于“结构性上升的非自由裁量利息和与老龄化相关的支出”,政府净债务总额将在未来三年接近GDP的100%。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为美国提供了关键信用优势,但其强势可能因财政赤字和美联储独立性争议而面临挑战。
标普警告称,政治分歧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对评级构成压力,尤其是在美联储独立性受侵蚀的情况下。标普表示:“如果高企的赤字进一步扩大,反映出政治上无力控制支出或管理税法变化对收入的影响,我们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下调美国评级。”此外,若政策动向削弱美国制度稳定性或美联储的独立性,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可能受到威胁,从而影响美国信用优势。
美元近期走势显示,市场对关税和财政政策的反应较为复杂。8月19日,美元指数在亚洲交易时段小幅走高,受到标普评级确认的支撑,但市场对美联储8月22日杰克逊霍尔会议上主席鲍威尔讲话的预期,以及对未来降息路径的关注,可能进一步影响美元走势。 标普预计,2025至2028年,美国一般政府赤字将平均为GDP的6%,低于2024年的7.5%,这可能为美元提供一定支撑,但长期财政挑战仍需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