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一直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。周四(7月10日),多位美联储高官的最新表态,涉及降息时机、资产负债表缩减(缩表)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等关键议题。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、美联储理事沃勒以及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的发言,勾勒出美联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谨慎态度与政策考量。以下将详细解读这些内容,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潜在影响。
戴利:降息时机临近,但需谨慎权衡
1. 两次降息可能性存在,但不确定性仍高
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在7月10日的公开活动中明确表示,降息的时机正在临近。她认为,当前经济表现稳健,通胀逐步回归2%的目标水平,但尚未完全达标。因此,美联储需要权衡是否通过降息来维持经济良好运行。戴利特别提到,“今年两次降息是一个可能的结果”,但也强调这一预测存在诸多变数。
2. 秋季降息或成主流,但7月仍有争议
戴利倾向于考虑在秋季启动降息,这与许多美联储官员的立场一致。然而,她并未完全排除7月降息的可能性。相比之下,美联储理事沃勒则更为激进,明确支持7月降息,但他也承认自己属于“少数派”。这种分歧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尚未统一。
3. 关税影响或被高估,政策需避免滞后
戴利还提到,近期关税上调对通胀的实际影响可能低于市场预期。她指出,企业正在适应关税政策,而非完全转嫁成本。此外,她警告美联储不应过度等待通胀数据,以免政策调整滞后于经济实际需求。
沃勒:缩表持续进行,7月降息理由充分
1. 缩表目标逐渐清晰
美联储理事沃勒在另一场活动中透露,美联储的缩表行动(即缩减资产负债表)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目前,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降至6.7万亿美元,银行准备金为3.3万亿美元。沃勒认为,若准备金占GDP比重不低于8%,缩表目标可能设定在5.8万亿美元左右。
2. 坚定支持7月降息
尽管沃勒承认自己是“少数派”,但他坚持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过紧,7月降息是合理选择。他强调,这一立场基于经济数据,与政治无关。沃勒的言论显示出美联储内部对降息时机的激烈争论。
3. 资产负债表结构或需调整
沃勒还提到,美联储持有的债券长期化问题突出,未来可能需要逐步转向短期债券(如国库券)。不过,这一过程将非常缓慢,除非采取大规模出售长期债券的举措。
穆萨莱姆:关税影响年底才能明朗
圣路易斯联储总裁穆萨莱姆则对关税问题持更为谨慎的态度。他认为,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需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才能清晰显现。由于企业库存调整和中间产品价格传导的滞后性,现在判断关税的全面影响为时过早。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何部分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观望态度。
总结:美联储政策走向的三条主线
降息分歧明显:戴利和沃勒分别代表“秋季派”和“7月派”,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形势的不同解读。
缩表持续推进:沃勒的表态表明,缩表仍是美联储政策正常化的重要一环,但目标已逐渐清晰。
关税影响待观察:穆萨莱姆的谨慎态度提醒市场,关税对通胀的冲击可能被高估,但需更多时间验证。
对市场的启示: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7月会议结果,同时警惕秋季降息预期的变化。缩表进程和关税影响的进一步明朗化,也将成为下半年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。